阿拉伯语系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专业风采 > 阿拉伯语系 > 正文

阿拉伯语系

2021年阿拉伯语系教研活动(三)

 

  自2017年以来,阿拉伯语专业在全国的发展欣欣向荣,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而来的围绕着阿拉伯语的学科竞赛种类也越来越多,阿拉伯语专业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可以为学院、学校争取荣誉的机会也越来越多。针对此,2021年11月10日,阿拉伯语系举办了学科竞赛研讨会,促进学科发展。活动由古萍副主任主持,郭晓莹、吴宁、龙翔、周军、付海娜、石志宏等老师出席并参与讨论。

  龙翔老师首先分析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目前阿拉伯语专业可以参加的竞赛有“翻译类竞赛”、“手抄报比赛”、“书法比赛”、“阿拉伯语微视频大赛”、“演讲类比赛”等,这些比赛有的必须以个人名义参赛,有的则可以组队参赛,既可以锻炼个人能力,也可以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还有一点比较重要的是这些比赛中有许多是“复合能力”的比赛,比如“阿拉伯语短视频”比赛,不仅需要阿拉伯语专业能力,也需要摄影摄像能力,这种比赛也给了那些阿语水平欠缺的学生参赛获奖的机会,而这种复合能力也是将来工作中需要的,所以要多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参加比赛锻炼自己的能力,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古萍老师认为,以赛促学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氛围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全国高校阿语专业赛事频繁,我系学生在赛事中都取得了不错成绩,个别学生甚至参加跨专业国际赛事,也获得理想成绩。学科竞赛获奖对于系部发展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专业评估和学生升学就业的重要指标。今后,我们应该多鼓励并指导学生参赛。

  郭晓莹老师认为,学科竞赛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强专业归属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形式。目前,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指导下的学科竞赛日益增多,可以在校内选拔阶段开展同类别的学科竞赛,以增加学生对竞赛的参与度,加强对选派参加全国性学科竞赛的学生进行指导,以助力学生获得优异成绩。此外,也可以适当举办系部或学院层面的学科竞赛活动,以赛促学,加强学风建设,增强学生的集体归属感。

  吴老师指出在学科竞赛方面,我们组织学生参加了词汇、书法、笔译、演讲等几个领域的竞赛。在笔译和演讲这两个领域,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准备,积极参与。当前的三年级学生在演讲稿的写作方面积极性较高,并且在演讲现场的发挥也较为活跃。教师应当本着因材施教的方法,给每一位同学定制化的指导,并且鼓励学生勇于表达和创新。

  周军老师认为,鉴于扬州缺乏阿拉伯语应用的社会环境,多参加阿拉伯语言能力方面的竞赛,是提高学生阿语应用能力、与其他高校阿语学生交流、提升学习阿语的兴趣和信心、加强师生交流与互动的有效方式。阿拉伯语专业本科生的学科竞赛,应当突出特色,即阿语的专业特色和阿拉伯的地域和文化特色,阿语和阿拉伯文化互为表里,以语言的工具深入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

  付海娜老师认为,当前阿拉伯语小语种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科竞赛,一方面可以通过与国内同专业学生的交流互动来增进对所学语种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专业性的学科竞赛来加强小语种专业学习的技能。通过学科竞赛来提升语言技能,不仅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有助于学生未来的进一步深造以及就业。

  石志宏老师指出,专业水平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学生的来说无疑是关键的,但综合素养对于培育学生包括参与学科竞赛在内的专业能力来说也很重要,对于阿拉伯语专业和国别与区域研究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通过参与相关的教学和科研活动,加强对于阿拉伯世界和非洲的国别与区域知识的了解,可以获得关于阿拉伯世界和非洲以及中阿中非关系的大量丰富而生动的素材,形成互学互鉴的思想与能力, 这种兼具深度和广度的通识素养,对于专业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大有裨益。另外,包括阿拉伯语在内的外国语言和文学专业的学习,口语、阅读、写作属于最核心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多地与外教等母语使用者交流,加深对于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国家文化与社会背景的了解,而且要尽可能随时随地为自己营造一个外语习练“小生态”,用外语进行思考,用来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这种着重能力的学习方式,将有益于提升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能力。

  此次线上会议,阿拉伯语系老师围绕着学科竞赛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在认识层面上达成了一致,为将来的学生竞赛做好了准备。





地址:扬州市华扬西路196号笃行楼 电话:0514-87990311 邮箱:wyxy@yzu.edu.cn
Copy © 2022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苏ICP备12022580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246号